【記者 周筱苓/新北報導】面對全球性人權迫害、暴力衝突,仇恨言論、種族主義和
歧視的日益增加,教育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扮演了重要關鍵角色;有了良心教育才能預
防和解決這些問題。1月24日「聯合國國際教育日」當天,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
會、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、ANEOC良心時代運動網站、太極門氣功養
生學會、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及和美基金會共同舉辦的「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
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」,新北市議員洪佳君、頂溪國小校長方文誼、二橋國小校長
林朝隆與中園國小校長黃孟慧,以實務經驗分享教育理念,並從自身做起,讓社會更
趨向良善,一起迎來美好的未來。
太極門掌門人/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會長/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致
詞時表示,當前世界面臨著許多挑戰,衝突與戰爭摧毀了無數家庭,環境危機威脅著
下一代的生存,而社會不平等、資源不均讓許多人無法獲得基本的教育權利。面對這
些挑戰,我們更應以良心教育為世界打下穩固的基石,用良心來護衛人性的尊嚴,發
揚人性的善良,以心靈為本,以科技為用,共同創造美好的永續未來。洪博士還提到
:「良心是人性之善的核心。它根植於我們內心,引導我們做出能夠克服基本人欲之
上的良善抉擇。」
身為議員近20年的洪佳君,一直致力於教育相關工作,希望孩子們享有均等的機會、
均等的資源,得到應有的支持,快樂的學習。在關心營養午餐方面,推動有機營養午
餐並以減碳方式運輸,延伸到「食農教育」,教育孩子懂得珍惜,慢慢解決剩食問題
。透過親師生鐵三角架起社會安全網,去接住每一個未來的主人翁,讓他們的心安定
下來;透過適性教育讓孩子找到來到學校最大的快樂以及學習的動力來源。洪佳君期
待著每一次的分享,加上大家共同的付出,讓社會可以越來越好。
方文誼指出,教育是良心的事業,用良心啟發良心、用良心打動孩子們向上的心!「
身教很重要,重於言教,從校長開始以身作則,做好道德典範,凡事從良善出發。」
他認為教育是一個潛能開發的歷程,心靈才是一個人的主人,人如果沒有良善的心靈
,卻有高知識、高技能,可想而知對社會、對世界的危害、傷害層面深遠。把孩子教
好,給予正確的價值觀、正向的情緒學習,讓孩子不斷探索生命的美善,找尋生命的
意義,就是累積孩子幸福人生,也是預約我們的幸福。方文誼說:「學校的存在不只
是給孩子安身立命的能力,更要培養孩子成為全球優質公民,能帶著自信的內涵站上
國際舞台,為人類的美好,貢獻自己所能。」
林朝隆分享學校在環境教育上的實際做法,希望透過SDGs的概念、理念,讓孩子從
小扎根,珍愛地球,等長大後一代一代傳承、延續下去,讓地球更好。把環保素材透
過改良種植植栽,並以藝術與人文的教學,跨領域學習下,將這概念結合鶯歌當地陶
瓷,在製作過程中把SDGs的概念,融到孩子的知識與理念中,透過深入淺出的效應
,從小建立珍愛地球的觀念,發揮環境教育的力量,由孩子來影響父母親,最後讓地
球能夠得到一個最好的保護。
黃孟慧習慣每天早晨在校門口和孩子們用微笑道早安,她認為好的習慣養成,須從生
活中不斷地實踐才能內化在孩子心中。「我想以身作則地示範給孩子看,如果孩子忘
了打招呼,我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,因為我認為禮貌和微笑,是孩子人生中最珍貴
的一張燙金名片,是給人美好第一印象的重要關鍵。」黃孟慧希望從禮貌、愛與感恩
營造出一所好品德的「幸福藍學園」(學校發展藍染課程,小一到小六都要學藍染技法
,畢業製作藍染走秀衣服,所以稱自己學校為藍學園),因為這些不僅是品德教育的核
心價值,也是學校在各項教育活動中貫徹的基準。黃孟慧認為,品德教育的推動是貫
穿在每日生活中的多元實踐中,希望讓學生內化,進而形成一輩子良善的價值觀,並
透過家長,積極推動家校合作。她希望深化品德教育的內涵,並拓展更多元有趣的實
踐方式,並在實踐中不斷成長,讓孩子們在心中播下善良與責任的種子,為未來社會
培養出更多會愛人、能感恩的優秀公民。
良心教育邁向永續美好未來2025國際教育日分享會。